•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科生网
  • Facebook
  • RSS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网
  • 首页
  • 就业毕业
  • 对外交流
  • 奖惩助贷
    • 助学金
    • 奖学金
    • 三好优干
    • 优秀毕业生
    • 贷款
    • 违纪处理
  • 党建工作
    • 研究生党总支
    • 党支部工作
    • 党员发展工作
    • 党校
    • 挂职锻炼
    • 党员教育
  • 事务管理
    • 办公室公告
    • 社区管理
    • 助管助教助研
  • 团学活动
    • 团总支
    • 研究生会
    • 艺术社团
    • 志愿者
    • 学科组
    • 博士生会
  • 在线下载
    • 各类证明
    • 规章制度
    • 历次讲座资料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

2014届毕业季系列活动之足球对抗赛

热门信息

  • 2023年03月14日2023年秋季学期赴港澳台交换生项目开始接收申请(转学校通知)
  • 2023年03月14日关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专项基金资助的通知
  • 2023年02月27日2023年国家公派留学信息(5)-与挪威互换奖学金项目遴选通知
  • 2023年02月27日关于申请2023年春季学期我校赴德语地区高校交流的通知(转学校通知)

更多内容

  • 招聘信息
  • 法规政策
  • 就业流程
  • 职业指导

研究生筑梦沙龙活动在嘉定校区顺利举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会2013年迎新晚会圆满举办

热门信息

  • 2023年03月14日2023年秋季学期赴港澳台交换生项目开始接收申请(转学校通知)
  • 2023年03月14日关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专项基金资助的通知

更多内容

  • 交流信息
  • 选拔办法
  • 面试公示
  • 成果展示
  • 友情提示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党建工作

迎百年·对标争先丨城市设计与建筑技术视角下学习“四史”系列微党课

2021年03月25日

1455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二、三党支部充分发挥学子专业特长,将学科与党建活动相结合,于2020年12月在建筑学院B108教室,开展了从城市设计与建筑技术角度学习“四史”系列微党课讲座活动。在研究生党总支的指导下,8位党员同学通过分享城市设计与建筑技术相关历史知识,从丰富的专业角度、不同的时间维度、具体的事件深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城市发展与建设历史、建筑技术应用历史中的先进作用。系列党课活动通过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色学科与党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党中央、校党委“认真学习‘四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组织生活要求,从上海市城市建设发展历史与建筑技术发展历史的角度,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四史”系列微党课活动合影


  首先,活动指导老师唐育虹老师为本次微党课讲座启动致辞,向第二、三党支部前来倾听讲座的党员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其指出本次活动别出心裁地将专业特色与党建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强调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又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唐老师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对“四史”学习和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强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之余,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将来服务社会,成为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努力。


  

唐育虹老师宣布微党课活动启动


城市设计篇-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1. 唐育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相关学生工作与政策发展》

  在微党课开始前,唐育虹老师回顾了上一阶段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大家介绍了此次学习活动开展的背景和意义。“以城营国”是立足于我们学院专业开而展的学习“四史“具体活动方式,是学术研究与党员素养提升的结合。同时,唐老师就支部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及努力方向提出了要求,特别是针对当前进行的“对标争先“活动传达了对同学们的期许和建议。

唐育虹老师为城市设计梯队与建筑技术梯队党员讲述党课


2. 顾卓行《上海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开发史》

  顾卓行同学围绕上海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历史变迁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城市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上海开埠前一直到当下,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黄浦江沿江地区的功能组织和城市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其沿岸已建设形成了长达45公里的步行贯通公共空间体系,在未来将会向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的目标继续前进。黄浦江沿岸从运输、工业生产等功能逐步过渡为景观、生态、公共服务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属性,这个过程印证了“还江于民”的政策理念与发展趋势。

顾卓行分享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开发史


3. 王禹瀚《上海城市公共空间演变史-以人民广场为例》

  王禹瀚同学以人民广场为例,讲属了上海公共空间演变史。从最初充满强权政治意味“跑马厅”开始,一直到如今充满活力、开放自由的公共活动场所,人民广场地区的演变记录着的是上海城市的进步以及建设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城市空间逐渐趋于开放、市民的城市参与度越来越高的发展方向。人民广场是广大市民对城市空间梦想的一个缩影。

  

王禹瀚分享上海人民广场历史


4. 王俊凯《上海站发展历史-重要的公共生活节点》

  王俊凯同学通过上海火车站的历史研究,展示了其从诞生到目前成为上海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变迁过程。一座大站的形成,是数代城市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最初单一的交通客运节点,到如今站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枢纽,上海站的不断演进,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规划策略的体现,车站建筑及其周边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也是每个时期城市发展理念的具体映射,体现的是城市决策者和实施者规划能力与设计手段不断提高,是极具代表性的多方营造的城市建设项目。

王俊凯分享上海站发展历史


5. 陈恩山《历史的活化——南京路公共空间与商业的分析》

  陈恩山同学以南京路的公共空间和商业为例,以专业的视角重点从界面围合与互动的研究层面,分析了此街道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过程。对于这样一条充满历史文化特色的商业街道,界面的处理方式与商业氛围的营造和人们的使用体验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多个经典案例与南京路的对照和分析,展示了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多个尺度、对象以及方法策略等。

陈恩山分享南京路公共空间与商业的分析


  接着,由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的同学,向大家讲解上海城市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历史。


建筑技术篇-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1. 李一丹 《上海城市夜景照明发展史》

  李一丹同学从夜上海”初生、灯火海市从“亮化”到“量化”,向大家讲述了上海城市夜景照明史。“夜上海”的出生,从1926年的第一盏霓虹灯开始。1989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景观照明是中国室外景观照明的起点标志,并且也成为了全球规模化景观照明的起点。进入21世纪,随着各大重要会议在上海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照明事业发展。随着各类环境保护法颁布,上海照明也发生了由“亮化”到“量化”的转变,由此推动“夜上海”照明事业的发展。

李一丹分享上海城市夜景照明发展史


2. 严一凯《从技术到设计——上海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与演变》

  严一凯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上海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演变历史,讲述绿色建筑技术如何融入设计当中。首先介绍了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平面基本上呈长方形,中庭形成共享空间,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外墙保温。接着介绍了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是不依赖于自身耗能的建筑设备,而完全通过建筑自身的空间形式、围护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方式。最后介绍了近年来绿色建筑总则的改进,阐述绿色建筑理念的变化。


严一凯分享上海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与演变


3. 夏若青《我国体育建筑发展的过去和将来》

  夏若青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史。从1959年北京工人体育场,到2008年奥运会鸟巢,进而到2018年贵州省运会体育中心,我国的体育建筑历经数十载的发展,体量逐渐变大,形态也更加自由。步入全民健身时代,运动人群由运动员扩展到全龄段全职业,我国的体育建筑也形成了新的未来发展趋势:(1)由单一走向复合:全民健身多样性的兼顾,体育功能与非体育功能的融合;(2)体育建筑公建化: 尺度亲切、界面开放;(3)经济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使得体育场馆建设主体可以承受的造价大大增加。科学的发展,结构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大跨度结构的上下叠加成为可能。;(4)由大量新建,转为消耗存量。

夏若青分享体育建筑发展历史


4. 张大慧《艺仓美术馆改造历程中的结构表现史》

  张大慧同学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艺仓美术馆的结构表现史。艺仓美术馆由老白渡码头的煤仓改造而来。在2008年配合老白渡片区的滨江绿地改造,煤仓被改造为一座观景台;2012年被改造成“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临时展览场所;2015年被改造成艺仓美术馆,成为了黄浦江沿岸的标志性建筑。在15年的改造中,由于新增展览面积要求,需要对建筑进行加扩建,最终确定为四周外扩一圈以及顶层加建一层。为此设计师提出了4种结构解决方案。最终选择了悬挂悬挑的方法——利用交叉吊杆网和桁架,既解决了设计面积问题,也解决了基地对结构施工的限制问题。艺仓美术馆能够成为优秀的地标性建筑,离不开建筑师杰出的设计才能以及对场地和文脉的深入理解与表现,更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的政策指导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张大慧分享艺仓美术馆改造历程


  活动的最后,指导老师杨霖怀为此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其表示,通过多次参与第二、第三支部的活动,自己也获益匪浅。杨老师首先肯定了8位党员同学为本次汇报做出的努力,肯定了展示内容的丰富性与专业性,倡议所有党员同学共同学习和思考。其强调,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清晰的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汇报中能够看出城市为谁而建、技术为谁而兴,毫无疑问是为人民。最后杨老师呼吁党员们、同学们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为推进社会快速、健康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杨霖怀老师为系列党课活动做总结


  这场别开生面的系列微党课汇报会在研究生党总支的指导下、对标争先活动的支持下、指导老师与筹备党员的认真努力下、研究生第二、三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认真学习下顺利的完成。其间,两个专业梯队共8位同学分享了大量关于上海市城市建设以及建筑技术应用的案例,党员同志们结合所学专业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变革中的客观作用。在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海人民探索了一条服务与人民的城市发展模式。回顾历史,上海城市面貌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在各个方面焕然一新。通过党课学习与回顾,研究生第二、三党支部同学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深入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系列微党课活动鼓励同学们以史为鉴,争取更好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研究生第二、第三党支部同学集中听讲


党课链接视频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顾卓行《上海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开发史》

王禹翰《上海城市公共空间演变史——人民广场》

王俊凯《上海站发展历史》

陈恩山《历史的活化-南京路公共空间与商业分析》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李一丹《上海城市夜景照明发展史》

严一凯《从技术到设计——上海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与演变》

夏若青《我国体育建筑发展的过去和将来》

张大慧《艺仓美术馆改造历程中的结构表现史》

 

 

党课主讲: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唐育虹、顾卓行、王禹翰、王俊凯、陈恩山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杨霖怀、李一丹、严一凯、夏若青、张大慧

指导老师:唐育虹、杨霖怀、郑晨

活动策划:研究生第二、三党支部支委会

新闻:顾卓行、王禹翰、王俊凯、曾译莹

海报与手册:汪统岳、张大慧、夏若青,宋璐琦,于昊天

多媒体:叶昕、吴柳青、鞠梦恬、李恒佳

后期:冯徐成



通知与公告

查看全部

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年03月17日

  • (15)

关于开展2023年度第二批参保申报学生医保缴费的通知

2023年03月13日

  • (648)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同济大学 学生班级活动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

2023年03月07日

  • (159)

建筑系 2020 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盲审 B 节点提交延后通知

2023年03月02日

  • (112)

说说“医保电子凭证”那些事

2023年01月05日

  • (1338)

2023年度学院硕士双学位项目面试选拔演讲顺序及相关通知

2022年12月21日

  • (1444)

关于同济大学集中办理大学生参加2023年度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事项的通知

2022年12月19日

  • (2338)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推荐在校优秀硕士生2022年硕博连读选拔成绩公示

2022年12月16日

  • (1354)

讲座展览

查看全部

【3月28日 学术沙龙】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在城市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2019年03月25日

  • (1205)

石原润教授讲演会——中国的集市研究·日本乡村问题

2019年03月18日

  • (872)

空间规划与交通大数据分析技术讲座

2019年03月18日

  • (1258)

【11月11日 校友论坛】“中生代,新时代”第三届校友论坛(更新至12月25日)

2018年10月26日

  • (126)

【10月24日 学术讲座】布尔诺图根哈特住宅与其他捷克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10月24日

  • (175)

新闻订阅

回到顶端

常用链接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 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官方微信

在线调查

您对此次网站改版的意见是

联系我们

您的姓名:

您的邮箱地址:

内容:

  • Facebook
  • RSS

©201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网.